新旧模式转换 工程总承包市场将进入成熟期

2017年12月05日 8:53 34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市场在哪里?没有市场,工程总承包模式会有未来吗?工程总承包到底是现实还是未来?其实,工程总承包模式并不是建设行业的新市场,而是既有市场需求的转型,即现在的设计市场、施工总包市场的逐步融合。

这种融合其实早已悄悄发生。有关数据显示,10多年前勘察设计行业与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值比约为1:9,这一比例在2016年变为1:6,即勘察设计行业的产值3.3万亿元、建筑施工行业产值19.3万亿元。正是总承包收入的快速增长,改变了设计企业的收入结构。从2006年到2015年,勘察设计行业设计收入比重从26.7%下降到12%,工程总承包的收入比重从50%上升到77%,设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而工程总承包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

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成长和成熟与客户、承包商、工程项目等因素息息相关。工程市场客户的成熟度越高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可能性越大。无论是ENR(工程新闻记录)的统计还是世界银行的统计都显示大型项目高比例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大型化工、能源、交通项目的业主对自己的领域深有研究,既把握行业的发展前沿、也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能力非常熟悉,这类成熟的客户习惯于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发包。承包商的成熟程度越高,采用工程总承包的可能性也越大。只有承包商给予业主更高的性价比、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保证,业主才会选择这种模式。在世界工程领域,领先的国际承包商的工程总承包收入在其业务收入中占比非常高,其核心竞争力也主要体现在工程总承包模式所需要的技术、管理、信息化、团队能力等方面,也正是这些能力让他们占据了工程建设行业的顶端市场。工艺越成熟、环境越稳定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回顾过去10年或更长的时间,国内在化工、电力、医药等领域逐步探索工程总承包模式。这些领域的总承包市场不断成长与工艺技术逐步成熟、项目地理边界清晰、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小等有很大关系。

总体而言,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成熟程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发达国家的工程总承包市场比发展中国家发育更加良好,欧美建筑市场是工程总承包最发达的市场。据统计,2005年美国工程市场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合同已接近50%。在发展中国家,大型项目也多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据《2016~2017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的统计,中国企业在海外新签10大项目、完工10大项目、在建20大项目,80%多采用EPC模式,这些项目主要是在非发达国家,可见这一模式被采用的广泛程度。

在我国,工程总承包市场也即将进入成熟阶段。当下,中国社会需求正处在“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的转换临界点,农村“交钥匙”工程已逐步被接受、政府大型建设项目要求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各种建设实践不断展开。同时,建筑产业链也在尝试和探索融合发展。这都预示着工程市场进入了传统模式衰退、新模式到来的转换阶段,也意味着工程总承包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工程总承包的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